亞太專家揭示房顫診療和管理的性別差異
新加坡2022年11月29日 /美通社/ -- 強生醫(yī)療科技(Johnson & Johnson MedTech)[?]旗下子公司Biosense Webster, Inc.今日發(fā)布一份研究報告,題為《房顫對女性的傷害:探討亞太地區(qū)房顫診療與管理的性別差異》(Atrial Fibrillation Exacts Toll on Women: Addressing the Gender Disparity in 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該報告在亞太心律學(xué)會(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簡稱"APHRS")的支持下,匯集了由澳大利亞、中國和日本等不同地區(qū)專家組成的專家小組,探討女性房顫(AFib) 的特點,并為改善整個亞太地區(qū)的疾病管理提供建議。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常見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影響著全球近4000萬人。[1]這是一種進展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惡化,或?qū)е缕渌麌乐氐牟l(fā)癥,如心臟病或腦卒中。[2]、[3]在整個亞太地區(qū),近幾十年來,房顫越來越普遍,與其相關(guān)的住院率也在攀升。據(jù)估計,到2050年,將有4900萬男性和2300萬女性被診斷為房顫。[4]鑒于亞太地區(qū)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女性房顫患者人數(shù)預(yù)計將急劇增加,并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負擔。
報告的關(guān)鍵見解
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National Heart Centre)心內(nèi)科高級顧問、報告參與者之一Kelvin Chua博士表示:"在討論中,我們注意到許多女性患者表現(xiàn)出非典型癥狀,往往更反感侵入性治療方案,決策過程更長,并傾向于認為醫(yī)療手段不是非常重要的治療途徑。鑒于這類情況越來越多,我們需要更加仔細地研究,提高我們對性別差異的了解,從而提高女性房顫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中國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副主任、報告參與者之一薛玉梅博士說道:"研究結(jié)果顯示,據(jù)估計,在中國,幾乎有五分之三的房顫患者是女性。缺乏對該疾病的認知,以及在房顫診療和管理方面的性別差異,加重了不成比例的負擔。在亞太地區(qū),中國是房顫性別差異最大的國家之一,迫切需要努力采取一種整體解決方案,包括以患者為中心、??漆t(yī)生模式以及精準的醫(yī)療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這將有助于改善女性房顫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并最終帶來更好的療效。"
專家們還就以改善女性房顫患者的臨床治療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達成了一致意見。他們進一步提出了解決性別差異的建議,包括:
強生醫(yī)療科技亞太區(qū)心血管及專業(yè)解決方案事業(yè)部副總裁Eisuke Yamamoto表示:"加強女性房顫患者的整體治療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作為心律失常診斷和治療的全球領(lǐng)導(dǎo)者,我們致力于通過創(chuàng)新、合作和提高認識,為患者帶來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因為,我們希望這份報告能夠為所有房顫患者,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患者,帶來更多福祉。"
[?]強生醫(yī)療科技各公司包括強生醫(yī)療科技領(lǐng)域的外科、骨科、眼科和心血管及專業(yè)解決方案部門。
[1] Lippi G、Sanchis-Gomar F、Cervellin G。全球心房纖維性顫動流行病學(xué):日益嚴重的流行病和公共健康挑戰(zhàn)。Int J Stroke. 2021 Feb;16(2):217-221. doi: 10.1177/1747493019897870. Epub 2020 Jan 19. Erratum in: Int J Stroke. 2020 Jan 28;:1747493020905964. PMID: 31955707。
[2] Hugh Calkins、Gerhard Hindricks、Ricardo Cappato等。2017 HRS/EHRA/ECAS/APHRS/SOLAECE關(guān)于心房纖維性顫動導(dǎo)管消融和外科消融的專家共識聲明。2017年。
[3] Odutayo A、Wong CX、 Hsiao AJ、Hopewell S、Altman DG等。(2016年)心房纖維性顫動以及心血管疾病、腎臟病和死亡風(fēng)險:系統(tǒng)評價和統(tǒng)合分析。Bmj 354 i4482。
[4] Wong CX、Brown A、Tse HF等。心房纖維性顫動的流行病學(xué):澳大利亞和亞太區(qū)觀點。Heart Lung Circ。2017;26(9):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