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2019年11月18日 /美通社/ -- “一個企業(yè)能夠對傳統(tǒng)食品工業(yè)堅守131年,并且將產品帶向全球,這是中國食品工業(yè)的偉大成功。鑒于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選擇了李錦記,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獎之突出貢獻獎’的長期合作伙伴,并以李錦記集團主席李文達先生的名義設立‘李文達獎勵金’,以此激勵為中國食品行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士。”
11月13日,2019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chuàng)新獎頒獎儀式在武漢隆重舉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頒發(fā)“科技創(chuàng)新獎之突出貢獻獎”時這樣介紹了“李文達獎勵金”。
本次獲得“李文達獎勵金”表彰的“科技創(chuàng)新獎之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吳清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所長、主任醫(yī)師丁鋼強,江蘇大學食品物理加工研究院院長、教授馬海樂等共12位杰出人士。孟素荷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以及李錦記醬料集團主席李惠中,共同為獲得“李文達獎勵金”表彰的獲得者頒獎。
“李錦記有今天的輝煌,離不開李文達先生,他做的是關系未來中國食品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的事業(yè)。‘李文達獎勵金’的設立,不僅可以讓大家以這種方式記住這些忠誠的、對中國傳統(tǒng)食品工業(yè)做出積極貢獻的企業(yè)家,也讓企業(yè)家以這種方式貢獻他們的愛心?!泵纤睾杀硎?。
事實的確如孟素荷所言,現任李錦記集團主席的李文達,其之于百年李錦記,甚至中國食品行業(yè),都是一個“傳奇”。
從澳門再到澳門
李文達的“傳奇”要從他的祖父,也就是李錦記的創(chuàng)始人李錦裳說起。
1888年,李錦裳來到今天的廣東珠海南水。提起祖父,李文達回憶說:“祖父為了謀生,開了個小茶寮,兼賣蠔豉。有次煮蠔做蠔豉忘記熄火,鍋中的蠔水變成了黑色糊狀的液體。他舍不得扔,嘗了一下,覺得味道鮮美,便放在茶寮里賣,這便有了蠔油和李錦記的誕生?!?/p>
從珠海南水起家的李錦記,在1902年搬遷到了商業(yè)貿易更為活躍的澳門。后來租下澳門人流量較旺的新馬路611號作為店鋪。李錦記當時雖然只是一家蠔油作坊,但其口碑很好,很早就樹立起“李錦記蠔油品質最佳”的名聲。
李錦記創(chuàng)業(yè)40年后,1929年1月5日,李文達在澳門出生。這一時期,蠔油已成為澳門著名的特產。當時澳門蠔油莊有十多家,街道上蠔油莊林立,除供應當地的高檔酒樓外,還銷往北美的中餐館。在李文達4歲那年,父親和伯父決定將經營重心轉到已經成為國際轉口貿易港的香港,于是就在中環(huán)開了李錦記在香港的旗艦店。不過,當時還年幼的李文達仍留在澳門生活和求學。李文達的同學曾表示,李文達上進心強得不得了,滿腦子想做生意,而且在升上初中時已專注于蠔油了。
1946年,年僅17歲的李文達來到廣州,在大德路的一間鋪面中生產和銷售蠔油。李文達回憶說,每天他要騎著單車將生產出的蠔油,送到廣州街頭的各大酒樓或云吞面鋪。一番努力之下,李錦記蠔油在廣州的餐飲界中名聲漸起。
然而,伴隨時局的動蕩,沒過多久,李文達不得已離開廣州。李文達這樣回憶回到澳門時的情景:“父親不同意我加入李錦記,我便說那不如自己做生意,他同意,并將他在新馬路的一間店鋪給我,于是我便自立門戶,當時主要是做貿易生意,將一些港澳采購的百貨轉售至非洲?!?/p>
盡管李文達自己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是命運的車輪并未一直這樣按部就班的轉下去。不久之后,李文達的人生軌跡將重新與自己的祖父和父親一樣,與李錦記發(fā)生割舍不斷的交集。
“李文達的李錦記”
1955年,李文達攜新婚妻子蔡美靈從澳門搬到香港,在這之后李文達開始逐漸更深層次的涉足李錦記的業(yè)務。不久之后,李文達親自設計了李錦記的新商標和包裝,希望令李錦記的品牌形象更加突出。1969年,為改善澳門李錦記的業(yè)務,他還想出搞批發(fā)的點子,讓李錦記在澳門的營業(yè)額回升,解決澳門業(yè)務的虧損問題。
人生的道路,沒有可能一路平坦而毫無風浪波折,對于李文達來說也是如此。
在李文達重投李錦記懷抱后,李文達固然希望重振李錦記,然而,奈何事事受制于家族的人多口雜以及觀點看法各異,所以李文達無法照自己的判斷和思路走。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xù)到1972年。
1972年,在歷經家族分家之后,李文達開始全盤執(zhí)掌李錦記。這對李錦記未來的蠔油版圖而言,可謂是一個重大轉機,對于李文達個人來說,他可以開展他腦中醞釀已久的藍圖,構建“李文達的李錦記”。
這一年,李文達做了個大膽的策略轉變,推出工薪階層也吃得起的平價蠔油。當年,恰逢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破冰訪華,中國送給尼克松兩只熊貓作為國禮。正在苦苦思索如何在美國擴大市場的李文達靈機一動,認為不妨推出一款“熊貓牌蠔油”。然而,熊貓牌蠔油推出后,起初賣得并不好。
李文達并不服氣。他親赴美國,一連幾天,待在洛杉磯和紐約的唐人街超市里尋找答案。他敏銳地發(fā)現,自己的判斷并沒有錯,平價蠔油絕對有市場,需要改進的,只是行銷上的細節(jié)與新品牌的形象而已。譬如,熊貓牌蠔油的包裝顏色不夠鮮艷,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不夠突出。于是,他訊速將熊貓牌蠔油的包裝主色由黃變紅,以增強視覺效果。另一方面,針對經銷商們擔心存貨的疑慮,李文達讓他們盡管先拿貨,賣完了再付貨款。
恰逢當時華人移民潮涌入美國,中式餐飲業(yè)蓬勃發(fā)展,熊貓牌蠔油在美國大獲成功。
“他好像一個戰(zhàn)略家”
伴隨熊貓牌蠔油的成功,擴大產能就被李文達提上議程。1976年投產的黃竹坑廠房,以及1982年建成的田灣廠房,雖然在機械化效率上有了極大提升,但是依然無法滿足迅速擴展的市場需求。
1984年,李文達選擇在香港大埔工業(yè)區(qū)興建更新、更大、更現代的廠房。1988年是李錦記創(chuàng)業(yè)一百周年,李文達特意選擇在當年的8月8日,在李錦記的大埔廠房生產出第一樽蠔油。李文達希望借助大埔廠房進一步邁向中國內地乃至全世界。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后,主要盛行于廣東地區(qū)的粵菜,逐漸開始在全國流行。李文達相信:“中國人的勤勞舉世聞名,用不了多久,會有更多的人有足夠的支付能力,去餐館吃蠔油生菜,買李錦記的蠔油等各式醬料。所以,要有耐心,等待中國內地市場的成長?!?/p>
不久,李文達擬定了這樣的發(fā)展計劃:先在內地建一個生產基地,同時再培育市場,等待著它慢慢成熟。
1993年和1996年,黃埔和新會工廠的相繼運行。這一方面實現了李錦記產品在中國內地的本土化生產,大幅降低了產品價格,讓更多的消費者買得起;另一方面,因為生產基地更加貼近客戶,所以有助于李錦記了解內地市場特性,并迅速提高品牌在內地知名度。
近些年,李錦記相繼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6年G20杭州峰會、2017年廈門金磚會晤等國際盛事的指定調味品。如今,李錦記的200多款產品,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
鑒于李文達以及他所執(zhí)掌的李錦記在中國食品領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2018年4月21日,在李錦記130周年創(chuàng)業(yè)紀念日晚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決定,在 “科技創(chuàng)新獎之突出貢獻獎”中,首次設立以人物命名的“李文達獎勵金”。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希望通過“李文達獎勵金”的設立,讓李文達先生的公益心得以綿延,讓近90歲高齡的李文達先生的事跡和名字,如同李錦記的發(fā)展一樣,永遠融入世界食品之林的偉大進程中。
歷時近兩年,經過嚴格的推薦與評審程序,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決定對吳清平等12名杰出人士,頒發(fā)以李文達命名的“科技創(chuàng)新獎之突出貢獻獎”。在11月13日的頒獎儀式上,李惠中表示:“很高興今天能代表我的父親李文達先生來頒發(fā)這個獎項。衷心恭喜各位獲獎者!李錦記也將繼續(xù)攜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為食品行業(yè)貢獻力量!”
如今在李文達帶領下的李錦記所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證明了李文達的超強領導力,不愧為百年李錦記背后的傳奇“戰(zhàn)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