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單獨化療相比,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治療方案死亡風險降低20%,總生存期與無進展生存期顯著提升
北京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阿斯利康今日宣布,英飛凡®(英文商品名:IMFINZI®,通用名:度伐利尤單抗)已于11月7日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NMPA)批準本品聯合吉西他濱和順鉑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道癌 (BTC) 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作為在中國首個獲批針對膽道癌的免疫治療方案,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標志著阿斯利康在肝膽腫瘤領域邁出堅實的一步。
此次度伐利尤單抗用于聯合化療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批準,主要是基于Ⅲ期臨床研究TOPAZ-1的結果。其中期分析顯示,與單獨化療相比,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可將死亡風險降低20%(風險比 [HR] 0.80;95% 置信區(qū)間 [CI] 0.66-0.97;p=0.021)。接受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的患者中,24.9%在兩年后仍然存活,而這一比例在接受單獨化療的患者中為10.4%[1]。無論PD-L1表達水平或腫瘤位置,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均有獲益。在亞組分析中,聯合度伐利尤單抗對總生存期及無進展生存期的獲益趨勢一致。
膽道癌是一組源發(fā)于膽管和膽囊且進展迅速的惡性腫瘤[2],[3],約占所有消化系腫瘤的3%[4],[5],[6],在我國呈逐年上升趨勢。對于膽道癌,根治性手術是潛在治愈性療法,但臨床療效有限,臨床需求遠未被滿足。
TOPAZ-1 臨床Ⅲ期研究的中國主要研究者(NPI), 中國藥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南京天印山醫(yī)院)秦叔逵教授表示:"十多年來,膽道癌的藥物治療進展甚微,而TOPAZ-1研究的成功充分證明采用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常規(guī)化療治療晚期膽道癌,能夠取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和臨床價值的總生存期 (OS) 以及無進展生存期 (PFS) 的顯著獲益,必將為廣大臨床醫(yī)師和病人提供新的重要選擇。因此,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治療晚期膽道癌的適應癥在中國獲得批準,為這些病人點亮了全新的生命之光,真的可喜可賀!"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院長樊嘉院士表示:"膽道癌具有侵襲性強、惡性程度高,治療棘手和預后差的特點,患者五年生存率大約只有5%到15% ,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治療為晚期膽道癌患者帶來了長期生存的可能。這是全球首個III期臨床證實的膽道癌患者有機會獲益于基于免疫療法的治療,期待更多中國膽道癌患者從中受益。"
阿斯利康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國際業(yè)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表示:"作為首個在國內獲批上市的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通過此次獲批膽道癌適應癥,意味著阿斯利康正式揭開消化道腫瘤治療的嶄新篇章。我國是消化道腫瘤高發(fā)國家,對此我們持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有效的治療手段,通過積極開展多項注冊研究,進一步拓展消化道腫瘤的產品管線,惠及更廣泛的腫瘤患者群體,堅定踐行對中國患者的承諾。"
關于膽道癌
膽道癌 (BTC) 是一組罕見的侵襲性消化道 (GI) 腫瘤,起源于膽管(膽管癌)、膽囊或壺腹(膽管和胰管連接到小腸的地方)的細胞中[2],[6]。
影響膽管和膽囊的早期膽道癌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大多數膽道癌患者初診時已經是晚期,治療選擇有限且預后較差[7],[8],[9]。膽管癌在中國和東南亞更常見,在西方國家呈上升趨勢。
關于TOPAZ-1研究
TOPAZ-1 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全球多中心的 III 期臨床試驗,對比了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吉西他濱加順鉑)與安慰劑聯合化療(吉西他濱加順鉑)作為一線治療的療效。試驗入組了 685 名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道癌患者,包括肝內和肝外膽管癌和膽囊癌患者(壺腹癌除外)。
試驗的主要終點是總生存,關鍵次要終點包括無進展生存期、客觀緩解率和安全性。該試驗正在17 個國家及地區(qū)的105 個中心進行,其中包括美國、歐洲、南美洲以及韓國、泰國、日本、中國等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qū)。
關于度伐利尤單抗
度伐利尤單抗是一個人源化的PD-L1單克隆抗體,能夠阻斷 PD-L1與PD-1和CD80的結合,從而阻斷腫瘤免疫逃逸并解除對免疫反應的抑制。
基于Ⅲ期臨床試驗HIMALAYA研究的結果,度伐利尤單抗聯合tremelimumab已在美國、歐盟、日本以及多個國家獲批用于治療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 (HCC) 。
除了消化道腫瘤的適應癥外,度伐利尤單抗也獲批用于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以治愈為目的的免疫療法。
基于Ⅲ期臨床試驗CASPIAN研究的結果,度伐利尤單抗還在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和全球許多其他國家獲批用于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SCLC)。此外,基于Ⅲ期臨床試驗POSEIDON研究的結果,度伐利尤單抗、tremelimumab聯合化療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獲批用于治療轉移性NSCLC。度伐利尤單抗也在少數國家被批準用于治療既往經治的晚期膀胱癌患者。
自2017年5月首次獲批以來,已有超過200, 000名患者接受了度伐利尤單抗治療。
作為整體研發(fā)計劃的一部分,度伐利尤單抗目前正以單藥或者聯合其它抗腫瘤藥物的形式,探索在SCLC、NSCLC、膀胱癌、多種消化道腫瘤和其它實體腫瘤方向的治療前景。
關于阿斯利康在消化道腫瘤中的研究
阿斯利康在消化道腫瘤的治療中擁有廣泛的開發(fā)計劃,涵蓋多種腫瘤類型和疾病階段的多種藥物。2020 年,消化道腫瘤共有約 510 萬新發(fā)病例,導致約 360 萬例病例死亡[7]。
在該計劃中,公司致力于改善胃癌、肝癌、膽道癌、食道癌、胰腺癌和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
除了用于膽道癌和肝細胞癌的適應癥外,公司正通過涵蓋從早期到晚期疾病的廣泛開發(fā)計劃,評估度伐利尤單抗的聯合用藥方案治療肝癌、食管癌和胃癌。
公司也在評估德曲妥珠單抗,一種靶向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在胃癌、結直腸癌及膽道癌這三種主要的消化道腫瘤中的潛力。德曲妥珠單抗由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聯合開發(fā)和商業(yè)化。
奧拉帕利是一款同類首創(chuàng)的 PARP 抑制劑,具有廣泛而先進的臨床試驗計劃,涉及胰腺癌和結直腸癌等多種類型消化道腫瘤。奧拉帕利由阿斯利康與默沙東(美國和加拿大境內的默克公司)聯合開發(fā)和商業(yè)化。
此外,阿斯利康已與KYM Biosciences Inc.就AZD0901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xié)議。AZD0901是一款潛在世界首創(chuàng)靶向 Claudin 18.2 的抗體偶聯藥物(ADC),也是一個胃癌的潛在治療靶點,目前處于臨床I期。
關于阿斯利康的腫瘤免疫治療研究
阿斯利康是將免疫療法概念引入存在高度未滿足的醫(yī)療需求的專門臨床領域的先驅。公司擁有全面和多樣化的 IO 產品組合和管線,以免疫療法為基礎,旨在克服抗腫瘤免疫逃逸,并刺激人體免疫系統(tǒng)攻擊腫瘤。
阿斯利康旨在通過度伐利尤單抗單藥治療以及與tremelimumab或其它創(chuàng)新免疫療法和機制聯合用藥的方式重構癌癥治療,幫助患者改變治療結局。公司也正在探索如雙特異性抗體等下一代免疫療法,利用免疫的不同特質來靶向癌癥治療。
阿斯利康正在大膽地追求創(chuàng)新的臨床策略,將基于IO的療法引入各種類型的癌癥治療中,以期帶來長期生存獲益。憑借豐富的臨床計劃,公司還支持在擁有最大治愈潛力的疾病早期階段使用IO治療。
關于阿斯利康腫瘤領域的研究
阿斯利康正引領著腫瘤領域的一場革命,致力提供多元化的腫瘤治療方案,以科學探索腫瘤領域的復雜性,發(fā)現、開發(fā)并向患者提供改變生命的藥物。
阿斯利康專注于最具挑戰(zhàn)性的腫瘤,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創(chuàng)新,阿斯利康已經建立了領先全行業(yè)的多元化產品組合和管線,持續(xù)推動醫(yī)療實踐變革,改善患者體驗。
阿斯利康的愿景是重新定義癌癥治療并在未來攻克癌癥。
關于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是一家科學至上的全球性生物制藥企業(yè),專注于研發(fā)、生產及營銷處方類藥品,重點關注腫瘤、心血管、腎臟及代謝、呼吸和免疫等疾病領域。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阿斯利康業(yè)務遍布100多個國家,創(chuàng)新藥物惠及全球數百萬患者。更多信息,請訪問www.astrazeneca.com。
聲明:本文涉及未在中國獲批的產品或適應癥,阿斯利康不推薦任何未獲批藥品/適應癥的使用。
參考文獻
[1] NEJM Evidence. Durvalumab plus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DOI: 10.1056/EVIDoa2200015 |
[2] Marcano-Bonilla L, et al. Biliary tract cancers: epidemiology, molecular pathogenesis and genetic risk associations. CCO. 2016;5(5). |
[3] ESMO. What is Biliary Tract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s://www.esmo.org/content/download/266801/5310983/1/EN-Biliary-Tract-Cancer-Guide-for-Patients.pdf. Accessed September 2022 |
[4] BENAVIDES M, ANTÓN A, GALLEGO J, et al. Biliary tract cancers: SEOM clinical guidelines. Clin Transl Oncol, 2015, 17 (12): 982-987. |
[5] HUNDAL R, SHAFFER EA. Gallbladder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 Clin Epidemiol, 2014, 6:99-109. |
[6]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 68 (6): 394-424. |
[7] Referen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for Breast Cancer V2.2022. ©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n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Accessed September 2022. To view the most recent and complete version of the guideline, go online to NCCN.org. NCCN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whatsoever regarding their content, use or application and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application or use in any way. |
[8] Rawla P, et al. Epidemiology of gallbladder cancer. Clin Exp Hepatol. 2019;5(2):93-102. |
[9] Banales JM, et al. Cholangiocarcinoma 2020: the next horizon in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17:557-588. |